过陈公迳二首

江行十日厌船迟,却换篮舆蹈路泥。
江水别来才两日,陈公迳下再相随。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坐船赶路十天后,终于受不了船的缓慢,改乘竹轿走陆路。虽然刚离开江水才两天,但很快又沿着陈公迳(一条小路)继续前行。

全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道出了旅途中常见的烦躁与无奈:
1. "厌船迟"三个字直接点出坐船太久的不耐烦,就像现代人堵车时的心情
2. "换篮舆蹈路泥"生动描绘了改坐轿子后,反而要踩泥巴路的狼狈
3. 后两句用"才两日""再相随"形成时间上的紧凑感,暗示旅途的周折反复

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直接抱怨,而是通过"刚离开江水又走小路"的巧合,用幽默的方式化解了旅途的疲惫。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让平凡的路程变得有趣起来。就像现代人旅行时,虽然遇到航班延误、改签麻烦,但事后回忆起来反而会成为难忘的趣事。

全诗语言就像日常聊天般自然,却精准捕捉到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在路上"的微妙心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