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萧伯和与子上弟读书

少日耽书病得臞,何曾灯火稍相疏。
如今老懒那能许,卧听邻斋夜读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读书时光的怀念,以及如今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刻苦读书的感慨。

前两句回忆年轻时沉迷读书,甚至读到生病消瘦,但从不曾因为身体原因而减少挑灯夜读的时间。"病得臞"用夸张手法,突出当年读书的痴迷程度。

后两句写现在的情况:年纪大了变得懒散,已经做不到像从前那样勤奋了,只能躺在床上听着隔壁书房传来的读书声。"老懒"二字直白地道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与年轻时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少日"和"如今"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人生不同阶段的状态
2. "卧听"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既羡慕别人能读书,又暗示自己力不从心
3. 语言朴实自然,就像在跟朋友聊天,容易引起共鸣

这其实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心境变化:年轻时可以废寝忘食地追求理想,年纪大了难免力不从心。诗人把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写得既真实又动人。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