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赠巴陵上官令
古人善治身,摆落在尘土。
明哲所自任,不为小人侮。
嗟我一何愚,逍遥寄天宇。
长嫌柳下污,有意庄生堵。
微官被黯黮,远放潇湘浦。
闭关绝世故,况复挥谈麈。
蒙恩许北下,始接诸公武。
若得一丸药,顿发三年瞽。
巴陵遇言游,高文璨瑶圃。
泠泠挹清风,使人怀玉斧。
明哲所自任,不为小人侮。
嗟我一何愚,逍遥寄天宇。
长嫌柳下污,有意庄生堵。
微官被黯黮,远放潇湘浦。
闭关绝世故,况复挥谈麈。
蒙恩许北下,始接诸公武。
若得一丸药,顿发三年瞽。
巴陵遇言游,高文璨瑶圃。
泠泠挹清风,使人怀玉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官到巴陵(今湖南岳阳)时,写给当地官员上官令的赠诗。全诗通过对比古人的处世智慧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复杂的心境。
前四句赞美古人善于修身,能超脱世俗纷扰,聪明人懂得自我担当,不会轻易被小人欺辱。这里暗含对官场小人的不满。
接着作者自嘲"我太傻了",本想像庄子那样逍遥自在,却因看不惯官场污浊(柳下惠的典故暗示妥协),结果被贬到偏远潇湘(湖南)。"微官被黯黮"直接说小官当得憋屈。
中间写自己闭门谢客、不谈政事的生活状态。直到获准北返,才重新接触同僚。"若得一丸药"是妙喻:希望能有灵药,治好像盲人一样的糊涂状态,暗示想看清世事真相。
最后六句转到赞美上官令:在巴陵遇到您,您的文章像美玉般光彩,品德如清风般高洁,让人想起仙人(玉斧典故)。这既是客套话,也暗含对清廉官员的向往。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自嘲化解苦闷,不说"他们坏",而说"我傻"
2. 把贬官说成"主动远离污浊",保持尊严
3. 结尾的赞美不露痕迹,用"清风""美玉"暗含对官场清流的期待
普通人读来能感受到:一个不得志的官员,既抱怨处境,又努力保持体面,最终在赞美他人时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这种含蓄表达困境的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