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大司寇新城公荷锄图
君臣际会唐与虞,文章政事谁不如。
东家司寇鲁大儒,品望独与经术俱。
昼日三接宠赉殊,城南甲第辉御书。
带经堂颜公手摹,复以绘画烦鸿胪(禹之鼎)。
眼前浩荡生江湖,归梦晓落扶桑隅。
齐州九点青模糊,万木阴阴猿鸟呼。
春山欲雨云作肤,风帆乱走随鸥凫。
村深岸转带渚蒲,绿杨如烟际平芜。
中有一翁行荷锄,我公岂是山泽臞。
神仙标格苍眉须,朝衫野服两弗拘。
良田二顷宅一区,人生此境何可无。
虞廷当时少此图,盛事缺载皋陶谟。
东家司寇鲁大儒,品望独与经术俱。
昼日三接宠赉殊,城南甲第辉御书。
带经堂颜公手摹,复以绘画烦鸿胪(禹之鼎)。
眼前浩荡生江湖,归梦晓落扶桑隅。
齐州九点青模糊,万木阴阴猿鸟呼。
春山欲雨云作肤,风帆乱走随鸥凫。
村深岸转带渚蒲,绿杨如烟际平芜。
中有一翁行荷锄,我公岂是山泽臞。
神仙标格苍眉须,朝衫野服两弗拘。
良田二顷宅一区,人生此境何可无。
虞廷当时少此图,盛事缺载皋陶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首先,诗人开篇提到了古代圣君唐尧和虞舜,以及他们在政治和文学上的成就。接着,诗人赞美了东家司寇(一种官职)鲁国的大儒,认为他的品德和声望与他的学识一样高。这位大儒受到了皇帝的多次接见和赏赐,他的府邸也因此显得格外辉煌。
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广阔的江湖、清晨的梦境、远处的山峦、茂密的树木、鸟儿的啼鸣、春山欲雨时的云雾、风帆在鸥鸟的陪伴下航行、深村的岸边、绿色的杨柳和平坦的草原。在这片宁静的田园中,一位老翁扛着锄头行走,他既不是山野中的隐士,也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一位具有神仙般气质的人物。他穿着朝服和便服,显得自由自在。
诗人通过这幅图景,表达了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这种生活境界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同时,诗人也指出,虞舜的朝廷中缺少这样一幅图景,这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不足和缺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理想化的田园生活,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由、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