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修行者形象,语言直白却充满哲理。
前两句"布袍褴褛化风埃,是处青山骨可埋"写修行者的外在形象和生死观:穿着破旧布衣的修行者与风尘融为一体,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随处青山都可埋葬尸骨"的洒脱态度,展现了看破生死的豁达。
后两句"三笑家风□时了,我师容易去还来"用典故表达禅意:借用"虎溪三笑"的典故(儒释道三位智者相视而笑的故事),暗示修行者参透了人生真谛;最后一句以老师来去自如作比,既写修行生活的随性自在,也暗喻悟道者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简练的日常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智慧:真正的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灵的自由;悟道者既能融入尘世,又能超脱物外。诗中破衣与青山、笑声与师影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淡泊中见深意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