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年文人在官场与家庭间矛盾又温馨的生活画面。
首联"剖得麟符向两溪,持盈常恐夕阳西"用"麟符"代指官职,说诗人虽然得到了官职,但总担心好景不长,就像害怕太阳西沉一样。这里透露出对仕途的隐忧和对时光流逝的焦虑。
颔联"荷锄每欲仝埋鹿,推枕何曾待听鸡"很有意思,前句用"埋鹿"典故表达想归隐田园的愿望,后句却说因为公务繁忙,天不亮就得起床,连鸡鸣都等不及。两句形成强烈对比,生动展现了"想归隐却不得不忙碌"的矛盾心理。
颈联"烛秉研旁秋泪湿,香焚台上晚烟迷"转入家庭场景。前句写妻子在灯下研墨陪伴自己工作,感动落泪;后句写家中焚香的温馨画面。通过"秋泪"与"晚烟"的意象,营造出既感伤又温暖的家庭氛围。
尾联"东风吹醒东坡梦,只羡阶前玉树齐"最妙。诗人从仕途梦想中醒来,发现最值得珍惜的其实是家庭美满。"玉树"比喻子女,说看到台阶前儿女成行,比什么都让人羡慕。这里用"东坡"双关,既指方位,又暗合苏轼的豁达。
全诗用平实的家常场景,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功名利禄终是过眼云烟,家庭幸福才最珍贵。诗人将仕途的疲惫与家庭的温暖对照来写,最后在儿女绕膝的画面中找到心灵归宿,这种真挚的情感特别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