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屡过罗浮山下皆未入山诚以地方供帐俗习牢不可破减从径行殊为无谓弓刀小队更非所宜乙酉冬阅兵惠潮六过此山亦惟遥看山色而巳(乙酉)

六次罗浮山下过,不曾去问铁桥津。
祗因俗吏能留我,未免名山屡笑人。
胡蝶聊同故园梦,梅花岂向达官春。
转因天界三峰远,离合烟云更有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多次经过罗浮山却始终未能进山的遗憾心情。

前两句说作者六次路过罗浮山下,却连山上的铁桥都没去探访过。这里"铁桥"是罗浮山著名景点,暗示作者与美景擦肩而过。

中间四句解释了原因:因为当地官员的接待礼仪太繁琐("俗吏能留我"),让作者觉得进山游览变得很没意思。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名山一定在笑话他这个来了多次却不入山的人。"胡蝶"和"梅花"都是罗浮山的特色景物,作者说这些美景就像故乡的梦一样亲切,但山中的梅花哪会为达官贵人而开放呢?表达了对官场应酬的厌倦。

最后两句是转折:正因为没能近距离游览,远远望着云雾缭绕的三座主峰,反而觉得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样子更显神奇。这里道出一个生活哲理——有时候保持距离反而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一次次的错过,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对官场俗套的无奈,以及"距离产生美"的独特感悟。最妙的是最后两句,把遗憾变成了另一种收获,让整首诗有了升华。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