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敬熙 其五

伤心泣涕否还真,只把譊譊沥胆频。
鹰隼鸾皇都在我,曾参大舜亦何人。
但知天下难为子,岂有人间不是亲。
倘肯幡然慈赦后,拜公千拜拜苍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对亲情的渴望,语言直白却充满力量。

开头两句"伤心泣涕否还真,只把譊譊沥胆频"直接描绘了作者痛哭流涕的真实情感,像把肝胆都哭出来一样强烈。这里用"沥胆"这个比喻,生动表现了撕心裂肺的痛苦。

中间四句运用对比手法:"鹰隼鸾皇都在我"说猛禽和凤凰这样的高贵生物都与我同在,但"曾参大舜亦何人"却又说就连曾参(孝子典范)和大舜(圣明君主)也不过是普通人。这种对比突出了"但知天下难为子,岂有人间不是亲"的核心思想:天下做子女的都很难,但人间没有不是亲生的父母。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亲子关系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倘肯幡然慈赦后,拜公千拜拜苍旻"是作者的愿望:如果父母能够回心转意给予慈爱,自己愿意千百次跪拜父母和苍天。这里的"苍旻"指天空,象征着对上天的祈求。

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子女对父母之爱的渴望,以及在家庭矛盾中的痛苦挣扎。诗中既有对亲子关系的哲学思考,又饱含真挚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特别是"天下难为子"这个观点,道出了为人子女的普遍困境,具有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