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
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
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钓鱼的场景,同时借钓鱼抒发了人生感悟。

前四句是生动的钓鱼画面:诗人傍晚坐在长满青苔的岸边垂钓,鱼饵入水时浮萍散开,受惊的鱼儿游动使得荷叶短暂分开。这里用"萍初散""荷暂开"两个动态细节,把鱼儿上钩前水面微妙的变化写得活灵活现。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虽然钓鱼所求的不过是条小鱼,但没钓到时还是会失落徘徊。最后用姜太公(磻溪老)钓鱼的典故——这位大人物年轻时也曾经悠闲垂钓,暗示人生机遇需要耐心等待。

全诗妙在把日常小事写出了深意:我们追求的目标可能很小(就像钓鱼),但过程中的期待与失落都很真实。而结尾的历史典故又让这种等待有了更厚重的意义——现在平凡的等待,可能正是未来成就的铺垫。诗人用钓鱼这件小事,既写出了生活情趣,又道出了人生智慧。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