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酬五篇 其二

三贤领剧缘才选,拙者求閒属倦飞。
幸得汝阴当僻左,无能尸禄众应讥(自注:二篇自记得继三君之出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三位才子朋友(裴如晦、蔡子直、陈述古)的唱和之作,表达了自己甘居平凡、不愿尸位素餐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三位贤能的朋友因为才华出众被选去担任重要职务,而笨拙的自己却主动选择清闲,像一只疲倦的鸟不愿再飞。这里"拙者"是作者自谦,其实暗含对官场奔竞的厌倦。

后两句写自己的处世态度:庆幸被派到汝阴(偏僻小地方)任职,认为如果占着官位不做事就该被众人嘲笑。"尸禄"指白拿俸禄不干事,这个说法既幽默又犀利,展现了作者正直的为官原则。

全诗亮点在于用轻松自嘲的口吻,传递出深刻的人生选择——不慕权势、安于本分。通过"倦飞"的鸟和"尸禄"的比喻,把官场中"求进"与"求闲"的两种人生态度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看到古代文人在仕途中的真实心态。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