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院长乞园中新笋次昌黎和侯恊律咏笋二十六韵

及见初移植,清阴渐满轩。
万竿殊不恶,五𤱔遽为烦。
筱簜年将老,筼筜定有孙。
远旬雷启蛰,前夜雨翻盆。
验长才分寸,争高自晓昏。
密侵苔锦厚,尖透麦风温。
凤咮形粗具,龙雏势欲鶱。
攒攒犀角利,隐隐豹斑存。
行列虽无次,纵横亦有垠。
合充嘉客馔,何待老饕言。
趁取犹含箨,兼当未易根。
斫教开鹤径,养秪护羝藩。
几费轻笼贮,曾劳重马奔。
千钱空市肆,束帛吝丘园。
昔享山僧供,今希地主恩。
须防行碍屐,那计避踰垣。
芼岂资姜桂,香应敌𦶜荪。
釜烹怜久缺,台馈望头番。
贱嗜终成癖,奇珍且勿论。
人情知贵少,物类要删繁。
蠹简馀残债(东坡诗多生味蠹简食笋乃馀债),饥肠待饱飧。
堪嗤惟食肉,所忌亦当门。
正使因风折,何如带土掀。
解馋胜嚼竹,劝醉抵留髡。
颐朵频搔首,诗成乍悦魂。
马军烦走送,炊玉迨朝暾。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向院长讨要园中新长出的竹笋,并借竹笋抒发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全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日常小事写得妙趣横生。

开头写看到新移植的竹子渐渐成荫,竹林茂密得让人有点烦恼("五𤱔遽为烦")。接着生动描写雨后春笋疯长的样子:竹笋刚冒尖就急着长高("争高自晓昏"),笋尖穿透青苔,在暖风中舒展。用"凤嘴""龙雏"比喻竹笋形状,说它们像犀角般锋利,带着豹纹斑点。

中间部分写得特别有趣:作者迫不及待想把嫩笋做成菜("合充嘉客馔"),说趁笋衣还没脱落、根系还不牢固时赶紧挖来吃。还调侃说以前是山僧招待他吃笋,现在得求地主(院长)开恩。甚至担心挖笋时会踩坏木屐,也顾不得翻墙是否失礼了。

后面转入人生感悟:说人对珍贵的东西总是贪得无厌("人情知贵少"),但物质需求其实应该精简。用苏东坡的典故自嘲像书虫一样馋笋,说吃肉太俗气,不如吃笋高雅。最后风趣地说写诗写高兴了,赶紧让人把笋送去厨房,趁新鲜做成早餐。

全诗妙在把要竹笋这种小事,写得像在谋划一场美食行动,既有对自然生长的细致观察,又充满生活幽默感,展现了文人雅士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品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