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禽图

春山泼黛青淋漓,山际春禽双画眉。
山光物色两浓淡,苦欲问春春不知。
古来尤物皆成怪,谁遣山禽入图画。
西京京兆今不归,林郎为了风流债。

现代解析

这首《四禽图》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鸟图,用生动的语言传递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前四句像在拍电影:春天的大山仿佛被泼了青黛色颜料,浓得快要流淌下来。一对画眉鸟在山间跳跃,山色和鸟儿的颜色一深一浅相互映衬。诗人想问春天为何如此美丽,但春天本身却浑然不觉——这里用拟人手法,暗示大自然的美是浑然天成的。

后四句转入思考:自古以来,特别美好的事物("尤物")都显得神奇,就像这对山鸟凭什么能入画呢?提到"西京京兆"(汉代张敞画眉的典故)和"林郎"(可能指隐士林逋),说这些风流人物都已不在,暗指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易逝。最后"风流债"的说法很俏皮,把鸟儿入画比作欠下的情债,让整首诗在深刻中带着幽默感。

全诗妙在把静态的画作写活了,通过色彩对比(泼黛青/浓淡)、动静结合(静止的山/跳跃的鸟),把普通的花鸟画提升到对生命美学的思考。最后用历史典故作结,让人在欣赏画面之余,还能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