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君宠示嘉篇次韵奉和

江湖一别岁经旬,携手重游上苑春。
华发满头犹未仕,少年得意果何人。
利名机浅贫奚恤,道义交深老益亲。
清世怀文终有用,穷途宁久困无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江湖一别岁经旬,携手重游上苑春”,写的是作者与朋友分别多年后再次相聚,一起游览春天的美景。这里的“江湖”象征着漂泊的生活,“上苑春”则代表着美好的时光。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漂泊后,终于与友人重逢,共同享受春天的美好。

颔联“华发满头犹未仕,少年得意果何人”,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年老,头发都白了,却还没有功成名就,而那些年轻时得意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这里既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也有对那些曾经风光的人的反思。

颈联“利名机浅贫奚恤,道义交深老益亲”,作者认为追求名利是很浅薄的事情,贫穷并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深厚的道义之交。即使年纪大了,友情反而更加亲密。这里强调了友情和道义的重要性,超越了物质和名利的追求。

尾联“清世怀文终有用,穷途宁久困无津”,作者相信在清明的时代,有才华的人终究会有用武之地,即使现在处于困境,也不会永远找不到出路。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认为只要坚持,终会有出头之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名利、友情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真挚的友情和内心的坚持才是最重要的。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