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制穹览寺七言绝句敬次上韵二首 其一

清磬和泉隔岸闻,苍松翠蔂散氤氲。
不知四面山重数,遥指炉烟是碧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首句“清磬和泉隔岸闻”,诗人听到远处传来清脆的磬声和潺潺的泉水声,声音穿过河岸,显得格外空灵。这里的“清磬”可能是指寺庙中敲击的磬,给人一种宗教的宁静感,而“和泉”则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第二句“苍松翠蔂散氤氲”,诗人看到苍劲的松树和翠绿的藤蔓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这里的“氤氲”形容雾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整个山林都被一层轻纱笼罩,充满了神秘感。

第三句“不知四面山重数”,诗人站在这里,四周的山峦层层叠叠,仿佛数不尽。这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辽阔与壮丽时的感慨,山峦的连绵不绝让人心生敬畏。

最后一句“遥指炉烟是碧云”,诗人远远望去,看见一缕缕炉烟升起,与碧蓝的天空融为一体,仿佛变成了天上的云彩。这句诗将人间烟火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声音、视觉和空间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而又壮丽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无穷的魅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