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七日夜梦游山林间清甚赋诗半就觉而忘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
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
搘筇饱看千山月,欹枕间听万竅风。
粗饭浊醪能送日,苍颜白发任成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居山林、清静自在的生活状态,充满禅意和哲思。

前两句写作者整年闭门不出,很少与人来往,独自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内心平静无杂念。这里"百念空"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想,而是指摆脱了世俗烦恼。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亮点:
- "纸上陈言"指前人写过的文字,作者读出了新意;"胸中馀味"是说独处时细细品味生活,反而有了新感悟。这两句说明独处也能获得精神收获。
- 拄着竹杖赏遍山间月色,躺着听风吹过万千孔穴的声音。这两句用具体画面展现隐居生活的诗意,山月与风声都是免费的,却带给人心灵享受。

最后两句是豁达的生活态度:粗茶淡饭也能过日子,坦然接受自己变老的事实。"浊醪"指劣酒,"送日"是打发时间的意思,但这里没有抱怨,反而透着知足常乐的智慧。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一个人也能活得精彩"的生活哲学。作者用山月、风声这些自然景物,粗饭、浊酒这些简单事物,构建出一个精神富足的世界。现代人常觉得孤独是可怕的,但这首诗告诉我们:独处时若能静心观察、用心体会,反而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