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泉州福宁道岁寒三友

淇园此君最潇洒,孤高不是悠悠者。
同心况有五大夫,铁干铜柯异柽槚。
罗浮仙子亦清真,缟袂珠冠不涴尘。
相逢共结岁寒友,肯同群卉竞芳春。
莫学隋堤柳,摇飏春风能几久。
莫学董泽蒲,弱质迎秋半已枯。
炎风苦雨慎相保,过眼浮荣奚足道。
他日栋明堂、奏清庙,帝鼐和羹风味好。
共持贞洁应时需,不负生平冰雪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岁寒三友")的高尚品格,并通过对比其他植物,突出了它们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的可贵品质。

诗的开头先写竹子("淇园此君"指竹),说它潇洒脱俗,孤高却不傲慢。接着写松树("五大夫"是松树的别称),赞美它枝干如铁似铜般坚硬。然后写梅花("罗浮仙子"指梅),形容它像穿着白衣的仙子般纯洁无瑕。这三种植物在寒冬中相互扶持,结为好友,不屑与普通花草争艳斗丽。

接着诗人用"莫学"二字,批评了两种植物:隋堤的柳树随风摇摆,经不起考验;董泽的蒲草柔弱不堪,秋天就枯萎。通过这种对比,更显出松竹梅的坚强。

最后诗人勉励这三种植物要经受住风雨考验,不要在意短暂的虚荣。将来它们会成为栋梁之材("栋明堂"),在庙堂上发挥作用("奏清庙"),甚至成为帝王的美食("帝鼐和羹")。只要保持坚贞纯洁的品格,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全诗通过拟人手法,把松竹梅比作品格高尚的君子,表达了做人要像它们一样:不随波逐流,经得起考验,保持纯洁本性,最终才能成就大器。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让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形象。

何乔新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