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使曾陷贼中归命途次感寄
浙河东下海涛坼,曾启龙门浙河侧。
取士能如嘉祐年,论文不数元和日。
机衡在望鲜轶才,诸生并得乘云雷。
医师杂采及马浡,孙阳一顾皆龙騋。
谁知世事多反覆,倏见烽烟起南服。
杨仆方随下濑军,赵佗几篡番禺牧。
王威赫濯恢七闽,杜陵陷贼埋风尘。
青天见日拨云雾,今来重会三江春。
文昌熠耀动银汉,长夜漫漫有时旦。
百里相过不得前,遥望双旌泪如霰。
取士能如嘉祐年,论文不数元和日。
机衡在望鲜轶才,诸生并得乘云雷。
医师杂采及马浡,孙阳一顾皆龙騋。
谁知世事多反覆,倏见烽烟起南服。
杨仆方随下濑军,赵佗几篡番禺牧。
王威赫濯恢七闽,杜陵陷贼埋风尘。
青天见日拨云雾,今来重会三江春。
文昌熠耀动银汉,长夜漫漫有时旦。
百里相过不得前,遥望双旌泪如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个人在动荡的时局中经历起伏,最终重获新生的故事。诗人通过描绘浙河东下的海涛和龙门的景象,比喻了科举取士的盛况,仿佛回到了嘉祐年间(北宋仁宗时期),那时人才辈出,文学繁荣。随后,诗人提到机衡(指选拔人才的标准)和诸生(指学子们)乘云雷而上,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然而,世事无常,南方的烽烟突起,战争打破了平静。诗中提到的杨仆和赵佗,都是历史上的武将,象征着战乱的时代。杜陵(指杜甫)陷贼,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曾在乱世中陷入困境,如同埋没在风尘中。
但天无绝人之路,青天拨开云雾,诗人终于迎来了新的春天,重获自由。文昌(指文运)熠耀,象征着光明和希望,长夜漫漫终有尽头。尽管诗人与友人百里相隔,无法相见,但他遥望双旌(指旗帜),泪如雨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挣扎与希望,最终迎来新生的过程。它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等待光明的精神,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