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归家又离别的复杂情感,用简单生动的比喻传递了深沉的人生况味。
前两句写实景:一位远行万里的游子(屈翁山)穿着鲜艳衣裳回到家中,却在春暖花开时惆怅地与母亲告别。"彩衣"暗用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典故,暗示对母亲的孝心;"三春"明媚的春光与"惆怅"的心情形成反差,更显离别的苦涩。
后两句转为寄语:诗人用大雁的习性作比,希望对方能像候鸟般定期往返。大雁秋天南飞、春天北归,这个自然现象被巧妙用来表达"常回家看看"的期盼。把人间亲情比作候鸟迁徙的规律,既新鲜又贴切,让普通的叮嘱有了诗意。
全诗妙在将沉重的离别写得轻盈:没有痛哭流涕的场面,而是通过"彩衣""春景""雁影"这些鲜活的意象,把中国人"忠孝难两全"的永恒困境,化作可以触摸的生活画面。特别是最后那个大雁的比喻,把游子不得不漂泊的无奈,和家人盼归的殷切,都凝练在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中,令人读后既感温暖又觉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