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远杀贼歌

至正壬辰闰三月,寇入庐陵肆猖獗。城中火炎三日红,街市填尸港流血。

罗君闻之佯负薪,入城遇贼贼不嗔。潜觇赤帻府中坐,乌合鸟散何踆踆。

归来裂衣揭竿尾,大呼杀贼招邻里。麾前勇士忽如云,尽夺红幡逐妖子。

满城黑雾昼不开,大酋忽捲宜春来。前锋出斗白旗合,列阵鼓噪如春雷。

庙前格战势转逼,援兵不来骑围急。瞑目含创死不僵,犹拥长戈负墙立。

吁嗟罗君真可怜,壮节独在千人先。骨枯血化功未录,有子食力家无钱。

庐陵忠义古无匹,太史他年有专笔。纷纷跃马为何人,罗君倡义谁当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元朝末年一个叫罗明远的平民英雄带领乡亲反抗强盗的故事。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乱世中普通人的勇气与悲壮。

开篇用"火炎三日红""街市填尸"等触目惊心的描写,展现强盗屠城的惨状。这时主人公罗明远假装背柴混进城,他观察到强盗头子(赤帻指红头巾)在府中耀武扬威,而强盗们像乌鸦般乱哄哄地聚集。这里用"乌合鸟散"的比喻,既写出强盗的散漫,也暗示他们外强中干的本质。

中间部分最热血:罗明远回家撕破衣服当旗帜,振臂一呼就聚集起云朵般的乡亲。他们夺下强盗的红旗展开反击,连天气都变得"黑雾昼不开",渲染出战斗的惨烈。当强盗援军举着白旗包围时,罗明远带着乡亲在庙前死战,直到战死仍保持着持枪靠墙的姿势。这里"瞑目含创""犹拥长戈"的细节,让英雄形象格外震撼。

结尾最令人心酸:立下大功的罗明远死后无人表彰,儿子只能靠苦力维生。诗人用"骨枯血化功未录"的强烈对比,质问那些骑高头大马的权贵:当真正的英雄被遗忘时,你们算什么人物?最后"庐陵忠义古无匹"的赞叹,既是对罗明远的致敬,也是对忠义精神的呼唤。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电影般的镜头语言(火焰、黑雾、红旗白旗的碰撞)展现战斗场面;通过"佯负薪""裂衣揭竿"等细节塑造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更用英雄死后凄凉与权贵风光的对比,揭露了深刻的社会不公。这种对普通人勇气的歌颂和对现实的批判,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