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林庵

野寺萧条一径微,山僧相见语禅机。
云深石洞玄猿伏,烟锁松林白鹤归。
上界疏钟通碧落,边城鼓角送斜晖。
浮生自觉浑无定,欲解鸣珂问钓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来到一座人迹罕至的野寺,山路幽深狭窄,与山中僧人相遇时,彼此谈论着深奥的佛理。"野寺"和"萧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寂静氛围。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景物继续烘托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云雾深处有猿猴静伏,烟雾笼罩的松林间白鹤归巢。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仿佛直达天际,而边城的战鼓号角声却提醒着世俗的存在,伴随着夕阳西下。这里"上界"与"边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他感到人生漂泊不定,想要解下象征官场身份的玉佩(鸣珂),去追寻渔夫隐士般的自由生活。"钓矶"这个意象代表着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向往。

全诗通过野寺、云雾、猿鹤等意象构建出一个空灵的世界,而钟声与战鼓的对比又带出现实的纷扰,最终落脚到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追求:在世俗与超脱之间寻找平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