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仲冬三日奉命同大司空章朴庵如西山诸处查看风水因得胜游诗以纪之
恭命历形胜,因兹恣玄览。
仲冬草木落,山色逾古淡。
似我无情游,不爱春芳艳。
天青画幅阔,湖净开一鉴。
遵曲得真源,寻岩履崎巘。
超绝金山巅,寥廓一全瞰。
天山逼斗极,帝座尊而俨。
吾君古尧舜,所务在宽简。
礼乐重留神,制作虑宵旴。
梵宿闻晨钟,悄然动归念。
仲冬草木落,山色逾古淡。
似我无情游,不爱春芳艳。
天青画幅阔,湖净开一鉴。
遵曲得真源,寻岩履崎巘。
超绝金山巅,寥廓一全瞰。
天山逼斗极,帝座尊而俨。
吾君古尧舜,所务在宽简。
礼乐重留神,制作虑宵旴。
梵宿闻晨钟,悄然动归念。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冬天奉命去西山查看风水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国家治理的思考。
开头说作者是奉皇帝之命来考察地形,顺便欣赏山水。虽然是冬天草木凋零,但山色反而更显古朴淡雅。作者说自己不像一般人那样只爱春天的艳丽,反而更欣赏这种素净的冬日景致。
接着描写具体景色:天空像一幅巨大的青色画卷,湖水清澈如镜。沿着曲折山路找到水源,攀爬险峻山岩。站在金山顶上俯瞰,视野开阔壮观。远处的山峰直插云霄,让人联想到天上的帝座。
后半段转向政治思考:作者称赞当朝皇帝像古代尧舜那样贤明,治国主张宽厚简朴。重视礼乐教化,为制定制度日夜操劳。最后听到寺庙晨钟,突然萌生归意,暗示自己虽然欣赏美景,但更心系朝政。
全诗巧妙地将山水游记与政治抱负结合,用冬日素净之美比喻清明政治,展现了古代文人既爱自然又心系天下的情怀。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生动,抒情含蓄,是典型的文人纪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