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寺

厄鲁胥平定,因之建普宁。
敢云识耆武,惟是藉苍灵。
新户迁来卫⑴,名经转处听。
八年事已过(是寺建于乙亥年),赑屃永亭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普宁寺的建立背景及其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寺庙长久存在的期望。

首先,诗词提到“厄鲁胥平定,因之建普宁”,这是说在平定了一场动乱(厄鲁胥)之后,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和祈求和平,人们修建了普宁寺。这里的“普宁”寓意着普遍安宁,寺庙的建立象征着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接下来,“敢云识耆武,惟是藉苍灵”这两句,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说是因为武力的胜利才修建寺庙,而是依赖于上天的庇佑和神灵的恩赐。这反映了作者对天命的敬畏和对宗教信仰的重视。

“新户迁来卫,名经转处听”这两句,描述了新的居民迁入寺庙附近,成为寺庙的守护者,而寺庙中的经书也被广泛传播,人们在此聆听佛法。这体现了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社区文化中心,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八年事已过,赑屃永亭亭”这两句,作者回顾了寺庙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八年,而寺庙依然巍然屹立,象征着和平与安宁的愿望长久不变。这里的“赑屃”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常被用来象征力量和稳定,作者用它来比喻普宁寺的坚固和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普宁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对宗教的信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寺庙不仅是建筑,更是人们心灵寄托的象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