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乘船穿越三峡的壮丽景色和畅快心情,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极强。
首联"雨后虹方挂,晴来雾始收"用两个动态画面开场:刚下完雨彩虹初现,天放晴后雾气渐渐消散。这两句就像电影的开幕镜头,一下子把读者带入雨后清新的氛围中。
中间两联是四幅精致的风景画:"风光明翠岫"写阳光照耀下青翠的山峰格外明亮;"江色淡新秋"描绘江水在初秋时节显得格外清澈;"返照薰残湿"说夕阳的余晖蒸腾着雨后残留的湿气;"寒潮踏急流"则刻画带着寒意的江潮与湍急的水流相互激荡。诗人通过"翠岫"、"淡色"、"返照"、"寒潮"等意象,把视觉、触觉都调动起来了。
最后两句"放舟下三峡,定醉仲宣楼"是情感升华:乘船顺流而下穿越三峡的豪迈,与想象中要在仲宣楼一醉方休的畅快形成呼应。这里的"醉"不仅是饮酒之醉,更是被美景陶醉、心情畅快的意思。
全诗就像一组动态的山水画卷,从雨过天晴写起,经过沿途风光,最后落到人物心情,把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既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又表达了放舟远游的洒脱豪情,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