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庙

刳剔忠良诧肉林,当年愁绝父师心。
道传未信奴为辱,俗古方知化独深。
上念成汤思自献,下逢周武是知音。
野烟无地寻遗庙,空咏芃芃麦秀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商朝忠臣箕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美,同时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前两句用"刳剔忠良"(残害忠良)和"肉林"(商纣王的奢靡生活)形成强烈对比,突出纣王的残暴和箕子的痛苦。"父师"指箕子,他作为商朝重臣,面对国家衰败却无能为力,内心充满忧愁。

中间四句赞美箕子的品格。他不因沦为奴隶而放弃信念("道传未信奴为辱"),坚持用古老的道德教化百姓("俗古方知化独深")。诗中提到他上念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恩德,下遇周武王这样的知音,说明真正的忠诚和智慧终会被理解。

最后两句写景抒情。诗人寻访箕子庙却只见野烟弥漫,只能通过《麦秀歌》(传为箕子所作,感叹商朝灭亡的诗)来追思这位先贤。"芃芃"形容草木茂盛,暗示虽然庙宇无存,但箕子的精神如同生生不息的草木,永远流传。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景物描写,歌颂了箕子坚守正道、不畏强权的精神,也表达了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借古喻今,提醒人们真正的忠诚和道德教化永远不会被时间湮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