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同时暗含对官场俗务的疏离感。
前两句"谭垒争尘清,诗坛传令急"用生动的画面感展现诗会盛况:文人雅士们(谭垒代指文人群体)为创作清新诗句争相讨论,诗坛上传递创作指令的节奏很快。这里用"争尘清"的意象,既表现创作热情,又暗示对高洁诗风的追求。
后两句"今日有公事,俗驾不可人"笔锋一转:今天本有官场公务,但那些世俗的车马(代指官场应酬)实在不适合我这个人。这里通过对比突显诗人的价值选择——宁愿参加清雅的诗会,也不愿陷入官场俗务。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争尘清"这样新颖的搭配,把抽象的诗风追求具象化
2. "俗驾"与"诗坛"形成强烈反差,凸显文人傲骨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热闹场景到个人抒情的转折,体现律诗的凝练美
诗人通过这次雅集经历,委婉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这种"身在官场,心向诗坛"的矛盾心理,正是古代文人常见的生存状态。
叶茵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