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国风情的画卷,同时暗含对张帅(一位地方官员)的赞美。
开头两句“铜柱参天桂叶稠,公侯遗爱在南州”用高大的铜柱和茂盛的桂树,象征张帅治理地方的功绩像参天大树一样稳固,他的仁政给南方百姓留下了长久的恩惠。
后两句“绳桥竹屋连溪曲,大贝明珠尽海头”则转向细腻的风景描写:溪流蜿蜒处,竹屋和绳桥相连,海边盛产珍贵的贝壳和明珠。这里既展现了南方的独特风光,也暗指张帅治理下的地区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意象的结合,既表达了对张帅的敬仰,又传递出对和谐富庶生活的向往,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林光朝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