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岁澧州寄山中四首 其一 (丙申)

我行三十日,至此醴水头。
客心念岁尽,晚具稍使优。
遥怜思子人,对食双泪流。
劝母莫泪流,儿今饭澧州。
大盘登鲇鱼,小盘鲙丝浮。
湖虾点鸡子,汾酿凝新瓯。
大胜母家食,菘菔间脯脩。
吁嗟儿亦父,心事可自由。
哽咽难再道,弃置观衾裯。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作者自己)在除夕夜思念家人的心情。

第一段(前四句):
诗人说自己在外面奔波了整整30天,终于到了澧州(湖南的一个地方)。快过年了,作为客人(指自己)心里惦记着家里,晚上吃饭时稍微准备得丰盛了些。

第二段(中间八句):
诗人想到家里思念儿子的母亲,可能正对着饭菜流泪。他安慰母亲别哭,说儿子在澧州吃得很好:大盘的鲇鱼、切丝的鱼肉、湖虾炒鸡蛋,还有新酿的美酒。这比母亲在家吃的白菜萝卜和肉干好多了。

第三段(最后四句):
诗人突然感叹:唉,我现在也是当父亲的人了,可心事还是不能自主(指不能回家团圆)。说着说着就哽咽得说不下去了,只好放下碗筷去看床上的被褥(暗示独自就寝的孤独)。

全诗亮点:
1. 用对比手法:一边写自己吃得好,一边写母亲在家吃得简单,反而更显思念之情
2. 语言朴实:就像在跟家人拉家常,说"别哭,我吃得很好",其实是在安慰家人
3. 情感真挚:最后突然哽咽的描写特别打动人,展现了成年人在外打拼的无奈
4. 生活细节:鲇鱼、湖虾这些具体菜名,让思念变得特别真实可感

整首诗就像一封家书,表面报平安,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的牵挂,展现了中国人含蓄深沉的亲情。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