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峰寺

古寺云林碧水阴,游人登眺洒尘襟。
癯僧芳草蒲团坐,野老閒鸥海月心。
仕路崎岖行处变,异乡花木客怀深。
殊方风景多迁易,钟磬清馀隔树音。

现代解析

《雁峰寺》是一首描绘古寺风貌和游人心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雁峰寺的自然景色与游人的心境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首先,诗人开篇便用“古寺云林碧水阴”勾勒出雁峰寺的古朴与宁静。这里的“古寺”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寺庙,而“云林”则形容其周围环境如仙境一般,树木繁茂,云雾缭绕。接着,“游人登眺洒尘襟”描绘了游人在寺庙前观赏风景、洗涤心灵的情景。这里的“登眺”意味着人们登上高处远望,而“洒尘襟”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被美景所感染,心情变得轻松愉悦。

接下来,诗人以“癯僧芳草蒲团坐”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癯僧”指的是身材消瘦、面容清瘦的僧人,他们坐在蒲团上打坐修行。而“芳草”则暗示着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最后,“野老閒鸥海月心”则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渔夫在海边悠闲自在的场景。这里的“野老”指的是年迈的渔夫,而“閒鸥”则形容他与海鸥相伴,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雁峰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境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游人、僧侣和渔夫等不同人物的描绘,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雁峰寺的美丽景色,更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雁峰寺》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