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高卧碧云岑,清谈翠竹林"开篇就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场景:躺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在翠绿的竹林间与人闲谈。这里的"高卧"和"清谈"都透着一股超脱世俗的闲适感。
颔联"疏狂交牧圉,勋业谢冠簪"进一步表明心迹:宁愿与放牧的农夫交朋友,也不愿追求功名利禄。"疏狂"指不拘小节,"牧圉"是放牧的人,"冠簪"则象征着官位。这一对比强烈表达了作者的人生选择。
颈联"江月清吟腑,松风醒醉心"是诗中最美的画面:江上的明月让人诗兴大发,松间的清风能唤醒醉意。这两句把自然景物写得很有灵性,仿佛月亮和风都能与人互动。
尾联"焦桐弦久绝,三弄发奇音"用古琴作结:很久不弹的焦尾琴(古代名琴),突然奏出美妙的音乐。"三弄"指反复弹奏,暗示在隐居生活中也能发现意外的惊喜。
全诗通过高山、竹林、江月、松风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清幽脱俗的意境。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却把隐逸生活的闲适和乐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诗中那种与世无争、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返璞归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