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赏杏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双重享受。
前四句写景:柳树刚冒嫩芽,小草开始茂密,但春寒还未消散,杏花在风中摇曳。清明后的院落飘着新燃的烟火,雨后的园林像水墨画般朦胧美丽。这里用"勒"字形容春寒对花风的压制,用"罨画"比喻湿润的园林,都很生动。
后四句抒情:诗人与朋友像古代洛阳文人聚会一样穿着得体,像王羲之兰亭集会一样饮酒赋诗。最妙的是结尾——诗人说自己年纪最大却身体硬朗,还要借着酒意让脸上泛起红光。这里用"借酒红"的俏皮说法,把老人不服老的心态写得特别鲜活。
全诗妙在两点:一是春景描写有层次,从植物到天气再到整个园林,像镜头慢慢拉远;二是把文人雅聚写得轻松有趣,尤其最后两句让严肃的文人聚会突然有了生活气息,显得诗人可爱真实。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