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寒风而止

岁前问讯翟园梅,不知作么不肯开。
岁后遣人访消息,春风一夜花都拆。
老夫闻此喜欲癫,小儿终夕不成眠。
南烹北果手自饤,漆櫑银瓶色相映。
千骑朝来填戟门,双旌已复指梅园。
东风无端动地起,横作清寒止游子。
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
人言好事莫作意,雨妒风憎鬼神忌。
欲游不必言,阻游不必计。
从今只拣天色佳,走就梅花求一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想去看梅花,却被天气阻挠,最后悟出人生道理的故事。我们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
过年之前作者就惦记着翟园的梅花,但梅花一直不开。过完年派人去打听,发现春风一吹,梅花全开了。作者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家里孩子也兴奋得睡不着觉。这里用"喜欲癫"这种夸张说法,生动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
作者准备了丰盛的野餐(南方的菜和北方的水果),带着漂亮的酒器(漆櫑银瓶),召集了大批人马准备去赏梅。结果突然刮起大风,寒气逼人,只好取消行程。这里"千骑""双旌"的排场描写,反衬出后面的失落。

第三部分(接下来六句):
作者郁闷地挠白头,孩子安慰他别难过。然后作者突然想通了:世间好事往往不能强求,就像风雨总爱破坏人的好事。这里"雨妒风憎"的拟人手法很巧妙,把自然现象说得像有感情一样。

第四部分(最后四句):
作者得出生活智慧:不必执着于一定要哪天去玩,被天气阻拦也不必太计较。以后就挑好天气,直接去找梅花喝个痛快。最后"走就梅花求一醉"的洒脱态度,把全诗从失望提升到了豁达的境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小事讲人生道理,从"想去看花-被阻-想通"的过程,展现了中国文人典型的"遇挫-感悟"思维模式。
2. 语言生动活泼,比如"喜欲癫"的夸张,"搔白头"的传神,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3. 情绪起伏自然,从期待到兴奋,到失望,最后释然,像在听一个有趣的生活故事。
4. 传递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告诉我们对美好的事物要保持平常心,该来的总会来。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