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苏子瞻题李公麟画马图
霜纨横卷书绦垂,轴以玳瑁囊青丝。
披图二妙骇人目,笔画劲利如刀锥。
龙媒迥出丹青手,势若飞动将奔驰。
鞯衔如在赤墀立,仆御犹纵红缨羁。
子虔六辔衒沃若,长康骏骨(道光本作足)称天奇。
虽传画谱入神品,未有墨客评黄雌。
六诗形似到作者,三马意象能言之。
奇踪莫辨霸或干,高韵压倒陆与皮。
从来神物不常有,未遇真赏何人知。
君不见开元厩马四十万,作颂要须张帝师。
披图二妙骇人目,笔画劲利如刀锥。
龙媒迥出丹青手,势若飞动将奔驰。
鞯衔如在赤墀立,仆御犹纵红缨羁。
子虔六辔衒沃若,长康骏骨(道光本作足)称天奇。
虽传画谱入神品,未有墨客评黄雌。
六诗形似到作者,三马意象能言之。
奇踪莫辨霸或干,高韵压倒陆与皮。
从来神物不常有,未遇真赏何人知。
君不见开元厩马四十万,作颂要须张帝师。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马图,表达了对艺术和才华的赞美,以及对真知灼见的渴望。
首先,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这幅画马图的外貌:画布洁白如霜,卷轴用珍贵的材料装饰,显得十分华丽。画中的马匹形象逼真,笔触刚劲有力,仿佛刀刻一般,展现出画家的高超技艺。马匹姿态生动,仿佛随时要奔驰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
接着,诗人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画马高手,如子虔和长康,他们的技艺虽然被传颂,但并没有得到所有评论家的认可。这里诗人暗示,真正的艺术往往需要遇到懂它的人才能被理解。
然后,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这幅画马图的赞美。他认为这幅画的马匹形象超越了历史上有名的画作,甚至超越了某些文学作品的描述。诗人感叹,真正的杰作并不常见,只有遇到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被理解和传颂。
最后,诗人以唐朝开元时期的盛世为背景,提到当时有四十万匹马,但只有像张帝师这样的贤臣才能写出传颂千古的佳作。这里诗人再次强调,真正的才华和艺术需要遇到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被世人所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马图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和才华的敬仰,以及对真知灼见的渴望。诗人希望真正的杰作能够被世人所理解和传颂。
苏颂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