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歌风台 其一

沛宫一曲大风歌,谁识尊前感慨多。
拔木扬沙濉水上,大风中有汉山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刘邦在沛县唱《大风歌》时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沛宫一曲大风歌”,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沛宫是刘邦的故乡,他在那里唱起了《大风歌》。这首歌不仅是对自己经历的回顾,也包含了他对未来的期望。

第二句“谁识尊前感慨多”,表达了刘邦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他在众人面前显得威严,但内心的感慨却无人真正理解。这句话揭示了刘邦在成功背后的孤独和深思。

第三句“拔木扬沙濉水上”,描绘了当时的环境和气氛。濉水是流经沛县的一条河流,风沙扬起,树木被拔起,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个景象也暗示了刘邦即将面临的政治风浪。

最后一句“大风中有汉山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大风象征着变革和挑战,而“汉山河”则代表了刘邦所建立的汉朝。这句话意味着,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刘邦依然坚定地要守护和建设他的国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刘邦在沛县唱《大风歌》的场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词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刘邦作为一代帝王的雄心与无奈。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