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白发书生面对国家召唤时的复杂心境,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力不从心的感慨。
前两句"介子请长缨,白发书生百不能"形成鲜明对比:介子(指汉代名将介子推)主动请缨上阵杀敌的豪迈,反衬出诗人作为年老书生的无奈——虽有报国之心,却深感自己能力有限。这里的"百不能"不是真的无能,而是岁月不饶人的叹息。
后两句笔锋一转,提到"浯溪题字"的典故(唐代元结在浯溪刻石纪功),说现在谁还能像当年的漫郎(元结)那样,用文字记录中兴伟业呢?诗人表面说想效仿古人歌颂盛世,实则暗含深意:既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待,又流露出自己虽年老仍愿尽绵薄之力的心意。
全诗妙在欲扬先抑,通过"百不能"与"端欲颂"的矛盾,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明知力有不逮,仍愿以笔墨报国。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比直白的爱国宣言更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