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倦圃图二十首 其十四 狷溪(丙午)

我本狂歌子,却爱狷溪水。
滔滔天下人,谁能洗其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性格豪放的人,却偏偏喜欢安静清澈的溪水。诗人用"狂歌子"形容自己爱自由、不拘束的个性,而"狷溪"则代表一种清高孤傲的品格。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世上大多数人都在追名逐利(滔滔天下人),有谁还能保持高洁的品格,像古人许由那样用溪水洗耳朵,表示不愿听到世俗的纷扰呢?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矛盾——既向往自由不羁的生活,又渴望保持精神的高洁。最后用一个反问,既讽刺了世俗的浮躁,也流露出对纯真品格的向往。语言简单但意味深长,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既想融入世俗,又想保持清高的复杂心态。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