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一半儿 灵隐》描绘的是作者重游灵隐寺冷泉亭时看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半部分写景:冷泉亭正对着山崖,旁边有家挂着"萧九娘"招牌的酒铺。酒垆边碧桃花开得正盛,花瓣纷乱飘落。这里用"萧九娘"这个具体的人名,暗示曾经的热闹场景。
下半部分抒情:作者故地重游,发现有些东西还和从前一样("一半儿依然"),有些却已经改变("一半儿改")。这种对比特别能引发共鸣——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重回某个地方,熟悉的景物还在,但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全诗妙在最后这句"一半儿依然一半儿改",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人生常态。就像我们回老家,街道还是那条街道,但店铺换了主人;同学聚会,人还是那些人,但感觉已经不同。这种"变与不变"的感慨,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