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三首 其二

金气天与高,灯烬宵正繁。
暗蛩露下绩,潜虬浪中翻。
幽人醉清夜,一笑空罍尊。
遇胜独心诣,了了见目存。
但忧儿辈觉,难与俗人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内心世界。

开头两句"金气天与高,灯烬宵正繁"用秋夜特有的景象开篇:秋高气爽的夜空(金气指秋天气息),灯烛将尽的深夜。接着用"暗蛩露下绩,潜虬浪中翻"描写细微的秋夜声响:蟋蟀在露水下鸣叫,像潜龙般的暗流在水面下翻涌。

中间四句写诗人的状态:他独自饮酒至醉("幽人醉清夜"),放下空酒杯会心一笑。遇到美好的事物时("遇胜"),他能用心去体会,用眼睛真切地感受("了了见目存")。

最后两句道出诗人的矛盾心理:他担心自己的感悟被世俗之人("儿辈"指普通人)发现,因为这种超然的境界很难与俗人分享。整首诗通过秋夜景致与独酌场景,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却又孤独无人理解的复杂心境。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