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悲哀。
开头"莫作侯家妇"直接劝告女子不要嫁入侯门贵族之家,语气坚决得像一声叹息。接着用"鸤鸠理清瑟"作比喻,鸤鸠(布谷鸟)独自整理琴瑟,暗指贵族家庭中妻子孤独打理家务的冷清景象。
后两句更显心酸:多少白头偕老的夫妻,表面上是"同心同室"的恩爱模样,实际上可能只是勉强维系着婚姻的空壳。诗人用"绾"这个字(意思是系住、捆住),暗示这种婚姻关系更像是被强行绑在一起的束缚。
全诗短短20字,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布谷鸟的意象和白头夫妻的对比,戳破了封建婚姻中"表面恩爱"的假象,道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缺乏自主权的真实处境。即使放在今天,这种对婚姻本质的思考依然能引发共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