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寺

不到东林今十载,驰驱王事敢兴嗟。
最佳绿竹此时景,无数白云何处家。
野逸底须歌烂石,山深聊复醉流霞。
布金卓锡空尘眼,宝幕珠幡乱雨花。

现代解析

《白莲寺》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世俗事务的无奈和对宁静山林的向往。

首两句“不到东林今十载,驰驱王事敢兴嗟。”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十年没有来到东林寺了,一直忙于朝廷事务,没有时间放松和思考。这里的“驰驱王事”指的是为朝廷奔走,体现了诗人对繁忙公务的厌倦。

接下来的“最佳绿竹此时景,无数白云何处家。”诗人看到了绿竹和白云,这些自然景象让他感到宁静和美好。绿竹象征着高洁和坚韧,白云则代表着自由和无拘无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野逸底须歌烂石,山深聊复醉流霞。”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他希望在野外自由自在地唱歌,享受山中的美景和宁静。这里的“烂石”和“流霞”都是自然景物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最后两句“布金卓锡空尘眼,宝幕珠幡乱雨花。”诗人提到了寺庙的金色装饰和华丽的帷幕,这些都是寺庙的奢华象征。然而,诗人认为这些外在的繁华并不能带来内心的宁静,反而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里的“空尘眼”和“乱雨花”都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界的超脱。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远离世俗的纷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