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待漏入閤见赠①
未勘银台契,先排浴殿关。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承旨学士,在诸学士上)。
飐闪才人袖(思政对学士,往往宫官传诏),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沃心因特召,承旨绝常班(承旨学士,在诸学士上)。
飐闪才人袖(思政对学士,往往宫官传诏),呕鸦软举镮。
宫花低作帐,云从积成山。
密视枢机草,偷瞻咫尺颜。
恩垂天语近,对久漏声闲。
丹陛曾同立,金銮恨独攀。
笔无鸿业润,袍愧紫文殷。
河水通天上,瀛州接世间。
谪仙名籍在,何不重来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对他的回应之作,充满了对宫廷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诗中前几句描绘了宫廷早朝的庄严场景:官员们天没亮就要排队等候宫门开启,皇帝特召时臣子要心怀敬畏。通过"宫花低垂如帐""云层堆积如山"等比喻,生动再现了皇宫的华丽与压抑感。
中间部分透露了作者作为近臣的复杂心理:虽然能近距离接触皇帝("偷看天颜"),听到亲切的圣旨("恩宠的话语近在耳边"),但更漏声慢暗示这种荣耀背后的枯燥。通过"我们曾一起站在丹陛""如今你却独自攀上金銮殿"的对比,流露出对白居易升迁的羡慕与失落。
最后四句是精彩转折:先用"银河通天""瀛洲仙境"赞美白居易的才华超凡,然后以调侃语气说"你这位谪仙人的名字还在仙籍呢,为什么不重回天上去?"既称赞了朋友"谪仙人"的雅号,又暗含对他怀才不遇的慰藉。
全诗就像一封朋友间的私信,既有对官场规则的吐槽,又有真诚的赞美,还带着幽默的玩笑。刘禹锡用生动的宫廷画面和巧妙的仙凡比喻,把严肃的仕途话题写得举重若轻,展现出唐代文人既入世又超脱的精神境界。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