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徐大正

别时酒盏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朋友分别时的场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开头两句写离别时的场景:酒杯映着灯花,朋友知道作者快要回家了。这里用"灯花"这个温馨的意象,暗示着虽然要分别,但心里是温暖的。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时间流逝和深厚友情:去年渡江时看到浮萍像斗那么大,今年在海边看到枣子像瓜一样大。这两句用夸张的比喻,既表现了时间过得快,又暗含人生际遇的变化。"多情明月"和"无价青山"两句特别动人,把明月和青山都拟人化了,说月亮多情要和朋友一起赏,青山无价却愿意为作者"赊账",用新颖的比喻表达了深厚的友谊。

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带着千首新诗和一根钓竿,不会白白在汉江上钓鱼。这里"汉江槎"暗用古代传说,表示自己不会虚度光阴,而是要做出一番事业。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把离别的伤感转化为对未来的积极展望,用日常景物作比却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既重情义又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