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秘的道观——桐柏观,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意境。
首联“玉坛三级接秋空,此是仙家第几重”,写的是道观的高坛直插秋日的天空,让人不禁想象:这到底是神仙居住的第几层天呢?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颔联“羽客有时来驾鹤,王人无岁不投龙”,说的是道士们偶尔会骑着仙鹤而来,而帝王每年都会来这里举行祭祀仪式(“投龙”是古代道教的一种祭祀活动)。这两句既展现了道观的神圣,也暗示了它在人间的重要地位。
颈联“微吟海月生岩桂,长啸天风起润松”,是诗中最有意境的句子。诗人轻声吟诵时,仿佛看到月光下的岩桂(一种香木)在生长;而当他放声长啸时,松林间顿时风声大作。这里用声音带动自然景象的变化,生动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也烘托出修道之人的洒脱与超然。
尾联“司马先生何处去,篆碑犹有白云封”,提到了一位叫“司马先生”的道士(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位高人),但如今已不知去向,只留下刻着篆字的石碑,被白云轻轻笼罩。这一句既带有对高人的追忆,也增添了道观的神秘感,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空灵,通过描写道观的景物和活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飘然若仙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由。
孙何
(961—1004)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少识音韵,善诗文,为王禹偁所重,与丁谓齐名。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司谏。真宗朝历权户部判官、京东转运副使、判太常礼院、知制诰掌三班院。屡有建言,尝疏请将三司所辖还户部,渐复六部各司其职之制,又极论军政腐败,将帅无能及畏懦玩寇等。有《驳史通》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