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芙蓉红落秋风急。夜寒纸帐霜华湿。枕畔木瓜香。晓来清兴长。
轻舟青箬笠。短棹溪光碧。去觅谢三郎。芦花何处藏。

现代解析

这首《菩萨蛮》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清新画面,带着淡淡的相思和追寻的意味。

上片写秋夜到清晨的景致:芙蓉花在急风中凋落,秋夜寒冷,纸帐上凝结了霜花,湿润冰凉。枕边放着木瓜,清香弥漫,让人清晨醒来时神清气爽。这里用"芙蓉红落"点明季节,"夜寒""霜华湿"突出秋夜的清冷,而"木瓜香"又带来一丝温暖甜美的气息。

下片转入白天的场景:主人公戴着青箬笠,乘轻舟在碧绿的溪水上划行。他要去寻找那位叫"谢三郎"的人,却只见茫茫芦花,不知对方藏身何处。这里的"青箬笠""溪光碧"勾勒出江南水乡的明净,"芦花"暗示已是深秋,而"觅"字透露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怅惘。

全词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夜晚室内到白天户外,从静物特写到人物行动,最后定格在芦花飘荡的开放式结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把秋日的萧瑟与寻人的微妙心情融合得不着痕迹。谢三郎可能是友人,也可能是心上人,这种留白反而让读者更能代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