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山居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感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首句“危岭如登百尺楼,千般异景望中收”,诗人用登高望远的场景来比喻自己隐居山林的心境。站在高山之上,仿佛登上高楼,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各种奇异的景色。这里不仅是在写实景,更是在表达一种心灵上的豁达与超然。
接下来的“浮生但向忙时过,万事须从静处休”,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很多人都在忙碌中度过,但他认为,真正的安宁和休息需要在平静中找到。这句诗提醒我们,不要被繁忙的生活所困,要学会在宁静中寻求内心的平衡。
“道直岂教容鬼怪,理平唯只使魔愁”,诗人强调正直的道理不会容纳邪恶,而平和的心态则会让烦恼和困扰无处遁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空门莫说无知己,满目松萝是我俦”,诗人说,虽然自己身处空门(指隐居山林),但不必担心没有知己,因为周围的松树和藤萝就是他的朋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正直、平和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的平衡和正义。
释延寿
释延寿(九○四~九七五),俗姓王,字仲玄(又作冲玄、冲立),号抱一子。馀杭(今浙江杭州)人。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时,弃吏出家。初礼龙册寺翠岩参禅师,寻谒天台山德韶国师,德韶一见而深器之。先住明州雪窦山。太祖建隆元年(九六○),吴越王钱俶请入居灵隐山新寺。明年,迁永明寺,居十五载。著述颇丰,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流播海外。高丽国王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开宝八年卒,年七十二。赐号智觉禅师。徽宗崇宁间追谥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