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宽

缚斋如斗白茅茨,安仅容身小不卑。
瞰鬼楼台邻舍得,藏蜗天地自家宜。
门前尘海一帘隔,座上山图万里思。
居漏老夫求不愧,与君谈道有来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自宽》描绘了一个人安于简陋居所、内心却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展现了知足常乐的豁达精神。

首联写居住环境:房子小得像斗室,用白茅草搭成,仅能容身但并不觉得卑微。这里用"白茅茨"(茅草屋)和"斗"(极小的空间)突出居住条件的简陋,但"安"字表明主人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安之若素。

颔联用对比手法:邻居家是高大的"瞰鬼楼台"(形容建筑高耸),而自己家像蜗牛壳一样狭小却很舒适。这里通过建筑高度的对比,暗示物质条件的差异,但"藏蜗天地"的比喻说明小空间也能自成天地。

颈联写精神世界:虽然门前就是喧嚣的尘世,但一帘之隔就能保持内心清净;坐在家中看着山水画,思绪却能遨游万里。这两句生动展现了身居陋室、心游天地的境界。

尾联表明人生态度:房屋虽破旧,但求问心无愧;虽然生活简朴,仍期待与友人谈道论学。最后一句"有来期"透露出对精神交流的向往,说明物质匮乏不影响精神追求。

全诗通过"小与大"的对比(蜗居与天地、陋室与万里),展现了"身居方寸,心游太虚"的智慧。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质量不在于住所大小,而在于心境。只要内心充实,茅屋也能成为精神乐园。这种在清贫中保持乐观、在局限中创造自由的人生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