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百尺竿头五两垂,穷沙绝漠任风吹。
可怜无限沧浪客,犹把南针定所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极端环境中坚守方向的旅人形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用夸张的画面感展现生存困境:百尺高的竹竿顶端挂着轻飘飘的五两重物(古代测风工具),暗喻人在沙漠绝境中如同这随时会被狂风吹落的物件般渺小脆弱。"穷沙绝漠"四个字把环境的荒凉凶险刻画得淋漓尽致。

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对比凸显主题:那些在苍茫天地间漂泊的旅人(沧浪客代指追求理想的人)虽然处境艰难,却始终紧握指南针寻找归途。这里的"南针"既是实指方向工具,更象征人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与目标。

全诗最动人的是"可怜"与"犹把"形成的张力——明明知道前路艰险值得同情,却依然选择坚持。这种在逆境中保持清醒、在迷茫中坚守初心的精神,正是当代人在浮躁社会中特别需要的力量。诗人用沙漠旅人比喻人生行者,指南针化作理想灯塔,让读者看到:只要内心有方向,再恶劣的环境也无法让人真正迷失。

释行巩

释行巩(一二二○~一二八○),号石林,俗姓叶,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少从净名院剃度,初住安吉上方,历住思溪法宝、隆兴黄龙、吴郡承天,晚主杭州净慈。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一。为天目文礼禅师法嗣。事见《净慈寺志》卷一二《石林禅师巩公塔铭》。今录诗十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