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瓒和尚赞

枕石苔生,崖藤影绿。
天书促行,芋子未熟。

现代解析

这首《懒瓒和尚赞》用短短16个字,生动勾勒出一个超脱世俗的修行者形象。

前两句"枕石苔生,崖藤影绿"描绘了和尚的生活环境:他常年以石头为枕,石头上都长出了青苔;山崖边的藤蔓投下绿荫。这两个画面既说明他远离尘世,也暗示他随遇而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后两句"天书促行,芋子未熟"更有意思:天上传来召唤(可能指成佛的机缘),但他连种的芋头都还没煮熟呢!这里用幽默的方式展现和尚的淡定——连成佛这样的大事都要等吃完饭再说,活脱脱一个"佛系"生活的代言人。

全诗妙在把"懒"字写出了境界:不是真懒惰,而是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的智慧。就像我们现代人说的"慢生活",在快节奏中保持自己的步调。这种生活哲学,放在今天依然能让人会心一笑。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