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城南得京都家书
凤翔城南山路迷,凤翔城东人来稀。
黄尘鞍马偶相及,乃是史子京都归。
仓忙问讯语未已,手出平安遗我思。
开缄一读为再读,咫尺慈颜不远违。
匆匆二月长安道,南北驰心似秋草。
女孙解语学念诗,应道在家贫亦好。
黄尘鞍马偶相及,乃是史子京都归。
仓忙问讯语未已,手出平安遗我思。
开缄一读为再读,咫尺慈颜不远违。
匆匆二月长安道,南北驰心似秋草。
女孙解语学念诗,应道在家贫亦好。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诗人在凤翔城南收到京都家书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头描绘了凤翔城南的山路幽深,城东人烟稀少,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诗人偶然遇到一位从京都归来的人,对方匆忙地向他问好,并递给他一封家书。这封信带来了家人的平安消息,让诗人思绪万千。
诗人反复阅读这封家书,仿佛看到了远在家乡的亲人,感觉他们并不遥远。虽然他身在长安,但心却像秋草一样,随风飘荡,牵挂着南北两地的家人。
诗的结尾特别温馨,提到诗人的小孙女已经学会念诗,并且懂得说“在家虽然贫寒,但也很好”。这句话不仅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它让我们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家庭和亲情始终是心灵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