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定国二首 其一

三十年前愁送别,八千里外喜同归。
自甘衰叟锄新圃,未许高才恋旧矶。

和彦常舍人元夕扈从二首 其一

东风将暖不鸣条,霁景曈曈薄雾销。
五队绣衣华广陌,一声天跸振层霄。
清尘少拂鸾旗动,紫气长随凤盖飘。
向晚都人相与语,更誇明日似今朝(自注:次日太皇太后驾出。)。

李大亮

游田未见说虞箴,佞语贪谋竞奉承。
岂独怀中有佳鹞,更教大亮献名鹰。

以茶寄宋君仪有诗见答和之

九峰之民多种茶,山村栉比千万家。
朝脯伏腊皆仰此,累岁凭恃为生涯。
一朝使者忽禁榷,振举法令摇三巴。
锥刀尽毫发,鞭朴过网罝。
悲哉西南人,生长逢勋华。
垂髫以来至白首,未识此事徒忧嗟。
议欲伐茗荈,不如植禾麻。
一花五出最为早,焙户常于火前造。
春来畏罪不敢言,芽甲任随黄叶老。
安得仙崖凝露膏,寄与交朋叙勤好。
广平先生风格清,坐听万事心无营。
日高睡觉懒慵起,不欲世态昏瞳睛。
诚宜玉筒摘佳品,或向武夷搜早英。
汲将楚谷水,就取石鼎烹。
可以助君淳深幽寂之道味,高古平淡之诗情。
小方片甲洎觜翼,凡下不足论芳馨。
西湖所采者,抑亦传虚名。
不执符移往,不由关市征。
而乃辄赠遗,岂非干典刑。
高贤接物自无间,野夫得以芹为诚。
长谣三百言,重报不称轻。
文锦方能致珠琲,木瓜安敢邀瑰琼。
再拜捧嘉贶,读之如宠惊。
感君裁诗误题品,劝君避患宜详审。
平日视世途,孤心已寒凛。
坐逢俗客不须尝,亦恐持之为冒禁。

和郤仲辅开化寺三首 其二

目前尘坌最重重,乍见名山喜动容。选胜道装堪著屐,谈禅麈柄亦挥松。

千寻急欲攀秋径,十里犹闻击午钟。下得峦林又牵俗,特书归恨寄晴峰。

焦夫子画

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
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
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
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
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
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
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
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
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
令伯纯好任公贤,风范皆足师吾民。
仲元高明君平晦,声迹长共日月新。
当时传公议,后世仰嘉闻。
夫子虽不达,见于绘像诗与文。
清标可想味,素节难等伦。
从此千万年,焜耀寂寞滨。

和三月二十一日游海云

玉节重来镇此州,暂驱千骑上峰头。
春阑好为良辰惜,俗乐谁知急景流。
山色也疑今日盛,物情浑胜昔年游。
登临赋咏知难再,持语乡人早借留。

钱徽

封疆万里等閒开,一日千金不吝财。
持语无名求贡者,何须更入右⑴银台。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⑴。

次韵李才元舍人二首 其一

求閒得请信贤哉,曾历星垣侍从来。
标节向人清似玉,纷华于己冷如灰。
仙坛露重吟怀爽,禅榻风轻睡眼开。
昨日寻梅奉谈笑,竹轩松坞共徘徊。

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 其三 荻浦

叶底留残雨,丛边泊小舟。
夜声才索索,应是报新秋。

送周茂叔殿丞

高帆飏汉水,六月南风温。
下流乘涨怒,一日千里奔。
湍威雷霆系,石势龙虎蹲。
漂摇波涛际,渺漫天地昏。
君心浩溟渤,目笑众水烦。
外任安济德,中养澄静源。
青云露三峡,寄傲开琴樽。
白日满平楚,放怀清梦魂。
夷险既一致,卷舒惟义存。
未易泛沧浪,时平斯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