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五日三陂桥晚眺

涨水久已退,擎泥草扶疏。
平畴极我目,一来施犁锄。
九夏行过六,尚忧复污潴。
哀咨此乡民,耕力岂踌躇。
地势苦卑薄,况无古川渠。
愁潦惧熯乾,不可保终初。
昨者多暑雨,洪波日凌虚。
新来满旬晴,渗涸类灌蒩。
垂秋且当莳,到否知何如。
摇摇众农心,凛若畏简书。
远瞻来南山,其壤似郊墟。
依微绿秀间,浮白略散舒。
间喜早稻吐,因高得纡馀。
幸无风早催,聊济升斗储。
天下有大福,唯民乐田庐。
乐哉俟丰登,快我羁旅居。

亨父录示山斋即事五篇索和遂次其韵 其三

荣利机关拙,云泉兴味多。
岂同愚士窘,自合圣人和。
敛敛青毡旧,酣酣白石歌。
故应消息有,贫独奈余何。

哭邓氏女兄 其一

东田嶂下古荒村,又向荆榛占一坟。
寒苦到今初是了,荣枯从此更休分。
棺旁乳女随遗褓,膝下亡男恨白云。
共系人间酸鼻事,欲言聊复泪纷纷。

至凌云山却寄平仲

建业归来路二千,一舟轻借死梯缘。
贵池亭下风如鼓,采石江头浪拍天。
险与阳侯成愤友,幸从鱼腹脱腥涎。
只今亲旧知怜否,尚有馀生亦偶然。

次韵彦臣感怀

不得经纶辅太平,枉于天地荷生成。
少如贾谊频垂涕,老似樊须请学耕。
醉舞或将猴共势,饥吟时与蚓同声。
若教眼底不识字,应已脱除穷困名。

麻姑山诗(并引) 读李邕天师碣文

腾腾六尺碣,标置羽客坟。
龟螭尚坚完,字画稍破分。
道士惜故物,编扶使长存。
前已三百年,后当几何春。
昔诵八哀咏,颇推李邕文。
披襟喜此逢,再读目愈昏。
道固难洞达,辞犹不雄浑。
岂殊沸鸣蛙,见谓鼓吹繁。
惜哉开元盛,乃乏史笔人。
复疑少陵翁,赏识或失真。
凡例竟何有,占招仅成言。
当时干谒儿,误听一走门。
富贵世所擅,文章我知论。
忼慨韩柳思,不返撰述魂。

金秀才归

书来动乡思,归兴偶幡然。
故国轻一别,綵衣閒八年。
星霜亲鬓上,文字客灯前。
此意终难诘,西风满耳蝉。

小虫

大螾身尺馀,辉彩盈首尾。
小虫未知名,长不过半指。
相遭篱畔草,错愕杂忧喜。
孤征有令凶,忿斗莫我止。
交攻久腾突,反覆召倾毁。
螾跳欲忘生,虫怒乃抵死。
奔冲彻心腹,劫捷沸唇觜。
方磨雨痕沙,又堕足迹水。
肥无敏才智,短有毒牙齿。
吾豪且深侵,彼困漫决起。
壮躯俄奄奄,恨血稍泚泚。
虫休遂驰归,少顷复临𦧇。
安详衔螾鼻,拖攃绕篱阯。
却纳幽穴中,其将食之矣。
人间有胜负,不在校形体。
楼兰虽雄王,命尽傅介子。
新家巨无霸,一战亦为鬼。
苟惟性资悍,端可制魁伟。
君看小虫威,何独畏封豕。

和得茶杂韵

衰翁脾病怯饮茶,不但嗜酒成雄夸。
夜长昼短读书苦,伫待鸡鸣愁日斜。
秋蔬搜肠酒正恶,踏炉火慢煎双脚。
偶然接得西安角,险欲冲尘送高阁。
沉吟却忆陈公子,惯在京华看贡篚。
蒙山顾渚建溪春,花乳清泠遍知味。
今来下国深秋景,酒厚花稀心未醒。
盱水中泠亦试烹,岂须奔走扬州井。

重过福兴院 其一

重过山寺借床眠,屈指前游已七年。
文字转工身转困,被僧相问却悽然。

溪田桥畔驼鞍岭,犹记当年志未平(驼鞍岭)。

小港书事三首 其三

梦想惊冠盖,糟糠继祖孙。
多财新得友,善讼旧成婚。
策士吞并说,门风楚挞痕。
饮酣尤壮浪,潜听亦消魂。